中国故事 今日山东文明对话新闻发布本月话题

嘉祥武氏祠的三个“全国之最”

嘉祥武氏祠为汉代祠堂和墓地,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武氏祠汉画像石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碑、汉画像石群。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又将其部分榜题文字与图像集于《隶释》和《隶续》中,并始以“武梁祠画像”命名。后因水患漫淤,石祠遂倾圮湮没于地下,后来经洪水漫淤,石室被湮没在地下。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再次被发现。而在武氏祠第一展室中,一间小小的展室里便保存着三个“中国之最”。石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石质建筑之一,是我国建筑史的活化石,是现存唯一一对保存完整的汉代石质子母阙。阙身上较大的一部分为母阙,较小的部分为子阙。
武氏墓群石刻的两块汉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汉碑之一。一块是武斑碑,另一块是无字碑。还有一块武荣碑,在清代移于济宁州学明伦堂,今在济宁汉碑室内。其碑文在宋代就有记载,流芳千古。
蹲立于武氏祠的石狮,是我国有确切年代记载的最早的石狮造型艺术珍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狮”。狮子原不产于我国,而是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的。这对石狮是一两千年前,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更是“一带一路”最有力最古老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