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视角读报告|报告里提到的这件事,全球首座在山东

大众新闻客户端 葛思琦 张怀博

2024-03-05 原创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如今,在山东半岛最东端,威海荣成,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正平稳地运行着。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在山东投运

2023年12月6日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后,在荣成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成果。该工程先后攻克了多项世界性、行业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93.4%,对促进我国核电安全发展、提升我国核电科技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依托该示范工程,我国系统掌握了高温气冷堆设计、制造、建设、调试、运维技术,培养了一批具备高温气冷堆建设和运维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建立起以专利、技术标准、软件著作权为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巩固了我国在高温气冷堆先进核电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最近印发的《2024年威海市大抓经济20条》提出,今年山东威海将突破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等33个新能源项目建设。据了解,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规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建成后,年发电能力超过350亿千瓦时,总产值超过130亿元。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厂(中国华能供图)

开启核能“双城”供热新纪元

在山东,核能不仅能发电,还能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

2023年11月,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在山东正式投运。海阳核电在给烟台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市,实现了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将核能零碳供热的海阳方案有效复制到乳山,开启核能“双城”供热新纪元。此工程可覆盖乳山主城区630万平方米,预计可替代原煤消耗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暖面积合计达1250万平方米,可满足约40万人口的冬季清洁取暖需求。

据了解,山东核电从2018年开始核能供热的探索与实践,2019年建成“暖核一号”一期项目,成为我国首个核能供热工程。2021年投运“暖核一号”二期项目,使海阳成为我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去年的三期项目首次实现了核能供热的跨地级市发展。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等供暖方式相比,清洁、经济、稳定是核能供暖的特点。“暖核一号”项目的成功运行,展示了核能供暖在跨区域能源供应中的潜力和可行性,为中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开辟了新路径。

能源发展看山东成色

2023年是山东能源发展的“丰收年”。

不仅是地热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加上新型储能,能源转型步伐不断加快。鲁北盐碱滩涂地风电光伏和渤中、半岛南海上风电等一批项目建成投运,光伏发电、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规模居全国首位。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全省装机规模最大海上风电项目一期并网,全省装机规模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投运……一个个大项目落地,在推动节能降碳的同时,也带来了万亿级规模投资,山东绿色低碳转型未来可期。

今年,山东再次提出,着力强化节能降碳。提速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建成渤中海上风电等项目,开工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首批集中式陆上风电等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山东将围绕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美丽山东底色更亮。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葛思琦 设计 张怀博 策划 高翔 禹亚宁)

责任编辑:张誉